
作为一个
新兴的科学和
技术领域,人工
智能经常被讨论。
同时,
关于人工智能也
有很多误解甚至
谣言。复旦大学计算机技术学院
教授张俊平教授
一直在
传播tiktok,传播人工智能领域的硬知识,进行科学谣言。
目前,张俊平教授已经
更新了400
多个视频,他的
语音账号tiktok张帆
超过9万
粉丝,表扬量超过61.4万。
可以在他的
系统中
看到张俊平教授(张复旦教授)的tiktok
页面。他
可以看到他对人工智能
相关问题的系统性
解释,他
还可以看到简洁而
全面地使用32句话来
告诉一个
网民关
于人工智能的知识。
“
未来它
是否会
取代人类”无疑是人工智能最受
关注的问题之一。张俊平教授通过
三个短片,系统、科学地向人类解释了人工智能的
一些优缺点。
他说人工智
能在做一些
简单且可
重复的工作方面有
更多的优势,例如
收费站的检票员、
家庭中的自动清洁
设备、工厂
流水线、医疗
电影观众、
影视剧中的
团体表演等,将有
许多行业很难被人工智能取代,比如与
艺术相关的行业,因为艺术的
最高境界是留白,这与人工智能的
持续学习逻辑相反。
他
建议网民们不要太担心人工智能取代人类。因为
社会在
发展,
会有新的行业和工种,人类
需要做
的是加强学习。人工智能完
成了简单且可重复的工作,可以释放人们更多的精力来
完成更高、更具挑战性的
事情。例如,
蛋白质结构
预测过去会占用很多时间。现在人工智能已经完成了
这项工作,
科学家们可以节省更多的时间来
研究其三维结构的
具体对应
功能,从而促进人类的进步。
张俊平教授仍在更新
此类深度讲解视频,
包括“人工智能=计算机改进?”人工智能
应该像人
一样吗?大错?爱上人工智能的那
一天会到来吗人工智能会取代人类成为一个新的
物种吗。
这些内容
最终将成为其“人工智能
进化新知识十讲”的组成部分。
除了深入讲解外,张俊平教授
还将用简短的
语言讲解与
科普和人工智能相关的硬知识。例如,人工智能可以在围棋
比赛中击败人类,
因为它有丰富的经验。在
一周内,它可能比
一个人的生命中发挥更多的作用。人工智能消耗很多
能量。
运行一个
模型每天可能会消耗超过10000度的
温度。高考分数将被人工智能取代。
猩猩能在半秒内记住20个
数字,而人们只能记住6个,等等
作为
一名大学教授,张俊平也
分享了许多学习经验。
对于正在上中学的
女儿,他说他
不会做家庭
作业,因为科学研究和解决问题是有区别的,他不需要做。对于
家长来说,
最重要的
是在小学
三年级
之前帮助孩子养成
自律的学习
习惯。让
孩子们做更多的科学
实验或
阅读一些科普书籍,激发
他们的兴趣,让他们更
愿意主动学习。
仍在震动tiktok,还有很多像张俊平教授
这样的科普
创作者。2021 TIKTK知识内容
数据报告
显示,TIKTKK知识含量的量比去年同期
增长了74%,占
平台总
回放量的20%,
已经成为最受欢迎的
用户内容之一。